辽阳市蒙古族联谊会欢迎您

辽阳蒙古族源流(待完善)

     

 

      蒙古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成员,又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统一国家政权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诚实智慧的传统和美德。辽阳是中国东北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镇。蒙古族在辽阳有比较长久的历史,同辽阳其他各民族一样,对辽阳历史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盛世修史。2003年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编纂辽阳市少数民族志。编写蒙古族初稿的过程中笔者对辽阳蒙古族部族来源进行调查与考证,粗浅地写了《试谈辽阳蒙古族源流》一段文字,就教于会员、专家。

据史料记载,13世纪初,蒙古族在辽阳便有活动和居住。明通鉴记载1211年(大安三年),蒙古转攻金国中部的军队在北退后,由者别统领的蒙古前锋军围攻辽东,攻陷东京(辽阳)后离去。1215年(侦佑三年)蒙古将领木华犁占领东京(辽阳)。1269年(至元六年)辽阳为元代东京总官府,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设辽阳行中书省,直辖7路、1府、12属州、10属县,此时始有蒙古族官员兵丁居住辽阳。辽阳县志也记载,元代有数十名蒙古人迁入境内。清大喇嘛坟塔碑记载:太祖创业之初,闻北边蒙有大喇嘛,三聘交加,腆仪优待,遣往之情既挚,来归之志益敦,率一百家撒哈儿,掐辞蒙古贝子,翻然越数千里而至辽阳。此后三百多年来较早集中移住辽阳村屯的蒙古族,主要有天山撒哈拉氏蒙古人,八旗蒙古人和巴尔虎部蒙古人。

居住辽阳撒哈拉氏蒙古人,汉文许姓。原籍由蒙古新疆省天山北麓撒哈拉地方发源。撒哈拉许氏家谱记载:其始祖撒哈拉氏部民兄弟四人,明末清初,随清太祖、太宗征克四夷,殁于王事者三人……1648年(顺治五年)定鼎以后,分旗注册,仅存之始祖慧公,纳入盛京内务府正黄旗吗达佐领代管,遂驻辽阳。1651年(顺治八年)退居农业,在辽阳东南鸡鸣寺开荒创垦红领地。其后裔各支系分别居住辽阳喇嘛园、腰老窝、郎二屯、沈旦堡、上柳河、风水沟和现在鞍山市郊区魏家屯、陈家台、红旗沟、柳木沟等村屯,繁衍数千人。

居住辽阳八旗蒙古人,巴雨特氏,汉文白姓。辽宁省少数民族志记载,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清政府调派北京部分八旗蒙古兵及其家属,同满汉八旗兵丁及家属一起到盛京(沈阳)地区驻防,分拨到新宾、凤城、岫岩等县。蒙古族巴雨特氏,其家谱记载,其始祖巴彦代居长白,后跟努尔哈赤起兵建州,先于沈阳吴家堡子定居,被编属盛京将军衙门蒙古八旗正红旗文兴牛录。二世祖虎什巴、世格、克什图三支迁至辽阳官屯。从第七世起,因巴雨特谐音白,逐改为汉文白姓,传自今日,有70户300多人,居住官屯、高力寨、城门口等村屯。

居住辽阳巴尔虎部蒙古人。史料记载巴尔虎部,属蒙古游牧八旗。清代在张家口外游牧。他们最早居住在俄罗斯境内贝加尔湖东岸的巴尔古津河流域。明末清初,部分巴尔虎部蒙古人已南迁到外蒙交界处,属于外蒙古喀尔喀各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漠西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击溃了喀尔喀三部,巴尔虎也随喀尔喀蒙古南下附清,被清安置在张家口外驻牧。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清政府对巴尔虎蒙古人重新编旗。当年九月,盛京地区拨来巴尔虎蒙古人5000余口,其中壮丁1273名,编为10佐领。驻盛京(沈阳)3佐领,开原、辽阳、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等7城各一佐领。居住辽阳巴尔虎蒙古族有二支系。一支为辽阳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有55名巴尔虎兵丁定居达子营(今首山镇第四居民委),属当时驻辽阳的1佐领。另有一支,据巴尔虎蒙古族巴雅拉氏家谱和钟毓中举硃卷记载正白旗巴尔虎蒙古族巴雅拉氏,汉文白姓属奉调驻岫岩巴尔虎蒙古族人,其后,二世祖世袭佐领阿于什调至辽阳驻防,家属随任在辽阳城东南达子营定居,繁衍数百人。1974年建辽化,达子营蒙古族全部动迁到石厂峪、杏花村、早饭屯、大打白狐、小打白狐村。

史实和资料可以确定这样的认识:撒哈拉氏后裔、正红旗八旗蒙古族巴雨特氏后裔、正白旗巴尔虎蒙古族巴雅拉氏后裔和首山镇第四居民委巴尔虎部蒙古族后裔为辽阳市蒙古族人口构成的主体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为干部调动,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军队干部转业安置及厂矿企业动迁等,又迁入一部分蒙古族干部、知识分子和工人,扩大增加了辽阳蒙古族人口,2016年人口谱查全市有蒙古族6000多人。辽阳蒙古族与全市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与时俱进,将为辽阳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勤奋工作,再写华章。